建筑圍護結構的外墻、地面、屋面等三個部分占建筑總熱量損失的60-75%,做好建筑圍護保溫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。尤其在家庭安裝采暖、空調的情況下,可大大節省系統的使用費用。目前的建筑外墻外保溫使用較為廣泛的是預制板式建材,比如XPS、EPS以及巖棉保溫板等。
這三種保溫材料的施工方式也是沿用傳統的外墻保溫施工做法,如上圖。但是傳統的外墻保溫做法中,關于保溫板的固定與拼縫縫隙的處理是一直是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。
因此無論是行業國標還是地方的施工指南,傳統外墻保溫施工對于拼縫的細節要求都較為嚴格。
比如施工中的一些規定:
1.保溫板的粘貼必須錯縫施工,且錯縫長度也都各有要求。
2.保溫板拼縫處不能有砂漿或者粘接劑。
3.保溫板之間的拼縫必須小于2mm(嚴格<1.5mm),當大于2mm時,還需要使用保溫材料填滿。
由于施工步驟的復雜,要求每一條縫隙的處理都毫無瑕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而施工現場的環境以及選用板材的尺寸穩定性、對角線的誤差都會導致質量問題的發生。另外,保溫板材料與外墻墻面貼合粘接后還要使用錨栓固定,在保溫板的縫隙之間打孔并嵌入錨釘。外墻保溫板拼縫與錨釘的安裝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冷熱橋問題,或者說這也是傳統外墻施工做法的缺陷。
上圖左是傳統外墻的保溫施工方式,從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保溫板拼縫與錨釘的位置。它們都是這面墻的冷熱橋,成為室內與室外溫度傳遞交換的重要路徑,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能耗。
而圖中右邊的這面墻,整體溫度均勻且不存在冷熱橋現象。 這就是現場發泡、整體噴涂的聚氨酯保溫施工工藝。噴涂聚氨酯保溫施工中,聚氨酯泡沫在節點的施工上可以直接噴涂,例如:陰陽角、窗臺、女兒墻等。而傳統保溫材料的施工需要現場測量切割,耗工費時,接縫很難拼接嚴密,容易滲水。
其次現場噴涂聚氨酯為滿噴,整體噴涂無拼縫、不滲水,使保溫材料與墻體結合為一個沒有空腔的整體。沒有拼縫也就不存在冷熱橋,更省去了處理拼縫的復雜步驟,噴涂聚氨酯可以從施工層面克服傳統外墻保溫施工方式的缺點。
斑馬聚氨酯噴涂產品優選德國巴斯夫(BASF)以及萬華化學等高品質原料,并采用全水發泡,避免使用氯氟烴(CFCs)類化學物質對地球環境的破壞。斑馬節能在為用戶帶來節能舒適的同時,也不忽視產品的環保性能。